目前,代表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最高水准的“八大美院”的中国画专业招考,仅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画专业采取毛笔笔墨考法,其余院校几乎均为以素描、色彩、速写等科目为主的西画考法。有的学校是中国画与绘画专业、戏剧影视美术专业、动画专业、环境设计专业、服装服饰设计专业、工艺美术专业等,统考速写(命题写生)、素描(静物人物写生)及色彩(静物人物写生);有的学校是中国画与油画、版画等同属造型专业,统考色彩(静物)、素描(人物头像)及命题人物组合;有的学校是中国画专业与油画、版画、书籍装帧艺术、插画、水彩、雕塑、摄影等专业,统考色彩、速写及素描;有的学校是中国画专业与油画、版画、雕塑、综合绘画专业,统考素描、创意色彩与速写,等等。在八大美术院校之外,全国其他大大小小的二本、专科美术院校或综合、专科院校下的二级美术学院或美术系数以千计,它们的入学考试科目就一律为素描、色彩与速写。 中西绘画在思维方式、观察方式、表现语言、材料媒介等方面差异巨大,其人才要求与招考方式本应互不相同以凸显各自的文化特色。然而国内高校中国画专业的招考现实却是,以毛笔为基础绘画工具的中国画招考科目,已完全被“大类招生方式”(以铅笔炭笔及水粉笔为工具,强调西画基本功的素描、色彩、速写三科目)所取代。 这一考试方式导致年轻一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断裂。高考是个指挥棒,美术院校高考科目的设置,直接影响到各类美术考前辅导、培训班的课程设置,无不以素描、色彩、速写为主体课程,以应对未来的美术高考。这既是一种实技训练,更是一种价值观驯导。在中学时期就进入考前培训班的年轻学生,在其“三观”形成阶段,就在这种驯导下形成对于西画的审美价值认同、对于中国画的情感隔阂,造成中国画承载的中国式观察方式、认知方式、情感方式及表现方式的传承断裂。 也造成中国画专业的优秀生源紧缺、后继乏人,以及中国画欣赏群体的严重萎缩。接受了考前班价值训导的考生入学后,在二年级分专业时,首选必是油画等专业,中国画专业就几乎无人问津;有的院校甚至要通过做思想工作、抓阄等来维持中国画专业学生人数,这样就不能保证中国画的优秀生源。而这些出于无奈而学习中国画的学生,几乎此前从未拿过毛笔,更不要说用毛笔来画画。另一方面,有绝大多数考前班的学生,最后并未考入专业院校,接受了考前训导的他们未来也将成为西画而不是中国画的欣赏群体。这样,既无院校内高质量生力军的加入,又无院校外欣赏群体的支撑,作为中华文明独特精神标识的中国画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。日本水墨画自近代以来逐步边缘化的历史与现状,必须引以为戒。 弊端由招考科目设置造成,优化也应从科目调整入手。 为此建议:参照书法专业在教育部指导下的单列考试方式,将中国画专业招录进行单列,优化中国画专业考试科目设置,统一采用毛笔笔墨考法,可设临摹(中国古代经典作品)、写生、书法三科目,以考测考生的中国画传统笔墨基本功、笔墨赋形能力及书法基本功。 可在八大美院先进行统一试点招考改革,待八大美院统考成熟后,向全国其他设有中国画专业的高校推广,从而建立全国高校中国画专业统考招录机制,提升招考科目对中国画专业必备基础素养的导向效能。并由此辐射到考前培训班,通过临摹、毛笔写生及书法的早期训练,重塑年轻一代的传统文化基因,熟悉中国画工具、媒材,掌握中国画技艺,理解中国画基本原理,参悟中国画文化精神,感受中国画所凝结的中国人的情感世界,由此形成对于中国画的价值认同及情感亲和,从而在未来的发展中,成为中国画的艺术创造者、爱好者及拥护者、赞助者。
|